惊蛰
孟繁羽
艺术家
1983年生于哈尔滨,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,获硕士学位,从事工业遗产、影像与视觉文化研究,
现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教师。曾获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,第五届中国国际数码摄影艺术展览金奖。
科研项目
国家艺术基金(一般项目)2019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,2019.1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《数字艺术与增强现实的结合应用研究》,2015.9
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《交互媒体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》,2017.9
辽宁省教育厅项目《基于“国家新型城镇化”背景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特色“公共艺术”创新研究》,2014.9
参加展览
2019 《余厂》 | 城市·记忆——城市影像档案 | 上海
2017 《何图》 |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“纯粹巧合”艺术展 | 北京
2017 《化身》 | 2017着相•六城行为艺术现场 | 大连
2017 《惊蛰-白色物质》 | 第17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| 山西平遥
2016 《惊蛰》 | 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| 郑州
2016 《出山》 | 第九届国际青年艺术周“生态·艺术·人——中国当代生态艺术展 | 石家庄
2016 《网红标准视力表》 | 158.1mm × 77.8mm —2016大连青年艺术实验展 | 大连
2015 《惊蛰》 | 第1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| 山西平遥
2015 《铁甲都市》 | 2015丽水摄影节 | 浙江丽水
2015 《你要的蓝在博物馆》 | “窒息!不止于霾”艺术展览 | 798树下画廊 | 北京
2016 《出山》 | 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| 天津
2012 《INSECTS AWAKEN》 | 新摄影视觉国际摄影展 | 贝尔格莱德
2011 《白色物质》 | 第20届奥地利特伦伯超级摄影巡回展 | 奥地利
2010 《零度潜影》 | “不定相”新锐青年视觉艺术展 | 大连
教材与论文
专著《音乐精灵:孟繁羽摄影作品》,黑龙江美术出版社,2018.3
论文《影片〈戈雅之灵〉的启蒙思想分析》,电影文学,第1作者,2014.12
论文《影像的潜意识隐喻研究》,大众文艺,第1作者,2016.05
论文《圆形在形态构成教学中的研究》,课程教育研究,第1作者,2017.03
论文《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味觉式探索》,学周刊,第1作者,2017.05
论文《关于设计艺术学的特征分析》,新闻爱好者,第1作者,2017.07
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,分布最广的生物种群,这些弱小的生命如微尘般改变着现存的世界。我的童年在东北的工厂度过,对东北重工业有着特殊的情感,如今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,旧工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于是我开始田野调差记录这些往日的时光碎片,一方面记录历史,一方面意图是活化旧址,将其催生为像德国鲁尔工业区、北京798那样的创艺空间。在后期调整图片时感觉有些部件就像昆虫的肢体,于是按照“十字”对称结构把这些部件根据预想拼凑在一起,呈现出了现在的昆虫图景。这些带着铁锈刚被孵化的昆虫,是人工自然的产物,它从人类的废墟中产生。它在不知不觉中把当代人的生存要素从扭曲、喧嚣的复杂现实中解放出来,并将之幻化成为生物与情感的构造,这些未来生物不但定义了它自己,也定义了一个时代。
这种转化方式是把两个毫不相干的建筑及机械碎片组合,将农业时令与机器生长结合,命名为惊蛰。惊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意指春天来了,雷声震动,惊醒了躲藏在大地里休眠的动物。镜面折射是这套作品的“转基因”方法。这个世界的秩序已经被打乱了,未来新世界的形象已经开始潜藏着,即将出世。《惊蛰》系列目前有108幅,是对“生命态复合形”概念的一种尝试,结合系谱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展示了在旧自然中被摧毁,为适应新自然(人化自然)秩序而产生的新物种。它们在废墟中被创造并重生。这些新昆虫是未来新生命形象,寓意世界秩序被扰乱,虫物蜕变。提示大家现实并非是我们传统智慧所认为的样子,也许是我们视网膜超载所产生的副产品。我借用摄影作为尺度,测量着时间,思量着社会,衡量着价值。散落的图像碎片是一次临时聚会,使其处在变化中却在势均力敌的对立因素中保持整一性的平衡状态。当然,这些昆虫也可能瞬间分化,变为一种新的可能性。
惊蛰是一次形式实验,将建筑以昆虫的形态组接,像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奇妙想象,从个体童年的生活经验再到作品的呈现,展示了摄影的更多可能性。“惊蛰”是一则未来科技寓言,展示了作者用摄影的方式观照内心的野心。蛰伏的“昆虫”是后工业时代人类精神的镜像,也是开启未来无限可能的钥匙。
想看更多关于孟繁羽摄影展的作品
扫下方小程序二维码
▼▼▼▼▼▼▼
策展机构:摄影之友展览厅
展览位置:摄影之友展览厅小程序